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落实,印染行业作为纺织工业最关键、也最基础的中间环节,承担着巨大的节能减排任务和环保压力,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当前,最热议的莫过于g20峰会即将召开所带来的浙江印染或者说是绍兴印染企业大量关停事件。关停,对企业来说,是损失。但对行业长远发展来说,是早晚的事。
在这样的机制倒逼下,印染作为纺织行业提升产品附加值、创造多彩生活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正在努力靠科技加速转型升级。
提到印染行业,也许很多人想到的污染、高耗能、落后等,殊不知,依靠技术创新印染行业早已成为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型的行业,是丰富纺织产品花色品种、提升纺织产品附加值的关键行业,体现着纺织工业核心的竞争力。
2008~2010年,印染布废水达标排放率由94.81%提高到97.42%,提高了2.61个百分点;2008~2011年,在行业产量上升22.25%的同时,codcr总量下降7.1%。“十二五”期间,印染布生产新鲜水取水量由2.5吨/百米下降到1.8吨/百米,下降28%;印染布生产水回用率由15%提高到30%,提高了15个百分点;印染布生产综合能耗由50公斤标煤/百米下降到41公斤标煤/百米,下降18%;出口纺织品服装的禁用偶氮染料检测总体不合格率下降至1.5%以内,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规模以上印染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905.6亿元,同比增长4.25%,增速较2014同期提高1.34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202.6亿元,同比增长7.25%,增速较2014年同期增加4.52个百分点;销售利润5.15%,较2014年同期增长0.11个百分点。特别是2015年,印染行业更是实现了产量下降,效益提升的局面,行业整体管理水平、科技效益、运行质量均有所提高。而这一切,都是来自科技的力量。
特别是在印染清洁生产技术、新型纺织材料的染整加工技术、多组分纤维的染整加工技术、新型染料和助剂应用、印染在线检测及数字化技术、废水深度治理与回用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一批先进技术已经在企业推广应用,对全行业的技术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08~2013年,印染行业共125项科技成果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如“低温漂白技术在2011年取得了重大突破,已在华纺股份有限公司建设低温漂白技术生产示范线,该技术可节能30%以上、节水10%以上、废水减排10%以上,污水处埋成本大幅下降,直接经济效益显著。
“‘十三五’期间,印染行业要以生态文明建设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节能环保是企业的基本功和准入门槛,技术进步是行业发展的主旋律。2016年,印染行业将继续保持经济与环保协同发展,节能减排工作将继续深入推进,更多的企业采用高效短流程前处理技术、低浴比的染色技术和印染废水、废气治理及回收利用等技术;采用环保、节能、短流程、数字化监控与智能化的染整设备,有效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在节能环保的同时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印染行业健康绿色发展。”据中国印染协会会长陈志华介绍,虽然我国印染仍然存在单位产品能耗和水耗大,污染物排放量多的问题,但科技创新的脚步一直在推动着印染行业向高品质、高效率、低资源消耗和产品生态化迈进。
此外,随着数码印花技术的不断成熟,墨水的国产化,打印速度的不断提高,具有低污染、低消耗、高附加值、柔性化生产的特点,顺应了绿色、环保、可持续化发展趋势,同时也迎合了“小批量、多品种、短交期”的快时尚之风的数码印花即将迎来黄金时代。而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普及和应用,仅仅是个开始。
文章来源:中华纺织网